10月30日,由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主辦的2020年國際學生服務系列研討會(亞洲場)在線召開。本次系列會議以“加強教育國際交流合作、提高國際學生服務質量”為主題,邀請北京大學、西安交通大學、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深圳大學、馬來西亞瑪拉工藝大學等國內外知名高校的留學生管理者出席并作主題發言。國際交流學院副院長古維在會上分享了我校來華留學生疫情期間的管理經驗。
會上,來自北京大學國際合作部留學生辦公室的馬博副主任以“后疫情時期國際學生管理服務體系的構建”為題率先發言,他圍繞留學生的朋輩輔導、職業規劃、心理健康、志愿服務四個環節開展經驗介紹。其他的發言嘉賓就疫情時期的國際學生服務挑戰、學校支持性措施以及國際事務辦公室作用等主題,依次分享了特殊時期的經驗做法,為高校采取進一步的應對措施、降低疫情帶來的負面影響提供相關決策咨詢。


(圖片轉載于CEAIE來華公眾號)
古維副院長以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為引,和與會代表們分享了疫情以來深圳大學在招生管理、教學教務、日常管理等方面的來華留學工作經驗。針對后疫情時代的來華留學教育,她提出了如下建議:1. 注重網絡教學的豐富性,網絡授課水平的提升以及完善網絡課程建設。2. 面對國際傳播的“新冷戰”,用好漢語教學和留學生教育的溝通平臺,以更接地氣的方式繼續講好中國故事,如實報道我們前進中的短板和不足,更廣范圍內引起情感的共鳴。
本次會議共有142所院校的226名代表參加了會議,對高校拓展國際學生服務工作的內涵與外延進行了有效探討。來自兄弟院校的先進經驗將為后疫情時期的來華留學生管理和服務工作提供重要借鑒,對國際交流學院加強留學生服務理念、完善服務內容、提高服務質量具有指導和啟發意義。
(國際交流學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