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聯合國”
中級B1班 張燕華
新學期開學之際,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的留學生紛紛邁進了校園,帶著滿腔的熱情踏進了教室,都希望在這個學期里好好努力提高自己的漢語水平。可是,班里的同學們漢語水平“各有千秋”有的聽說能力很強,讀寫能力比較弱;而有的卻是讀寫能力強,聽說能力較弱。在彼此陌生、互不了解的情況下,無論是在課上還是課下,同學們都羞于開口說漢語,跟其他同學互相交流也非常少。這樣,不僅會嚴重影響課堂的順利開展,而且也抹殺了學生漢語學習熱情和積極交流的欲望。因此,讓學生互相之間彼此認識、了解,進而共同協作,共同進步顯得格外重要。
2015年4月3日,恰逢周末前夕,班主任老師提前分配好任務,以國別為組(韓國組、俄羅斯組、巴西組、泰國組等),讓學生們各自準備本國比較有代表性的、或者比較有特色的食物,最好能夠自己動手親自烹飪。在這個陽光明媚的周末,大家匯聚一堂,帶上自己親手做的特色菜高高興興地來到了教室。(圖1)
為了創造互相溝通交流的環境,教師讓同學們分別介紹自己帶來的本國特色菜,并簡單介紹本國飲食習慣和特點。讓其他國家的同學有所了解,并與自己國家的情況相比較。老師借此機會也簡單介紹了中國飲食的特點,如“南甜北咸,東辣西酸”等。
由于我們班韓國同學比較多,帶來的韓國菜種類也比較多,有炒年糕(圖2)、炒粉條(圖3)、蔬菜串和紫菜玉米煎餅(圖4)、沙拉炒粉(圖5)、每人一盒的紫菜包飯(圖6)等。這些韓國美食是韓國同學們花了大概五六個小時親自動手做的,所以在介紹制作過程的時候是津津樂道,其他同學也紛紛表示驚嘆。
接下來是巴西組的同學帶來的美食,有同學自己做的“巧克力棒(圖7)”,據說巴西女孩子一般都要會做這個巧克力棒,這是因為當自己或者家人朋友不開心的時候,吃巧克力棒就會讓一切變得輕松快樂起來。如果不會做巧克力棒的女孩子在巴西是很難找到男朋友、也很難結婚的喲!另外,一個巴西女同學帶來了她最拿手的“巧克力蛋糕(圖8)”,這個女同學非常享受做蛋糕的過程,覺得讓大家吃上自己親手做的蛋糕是一件非常快樂的事情!此時,很多喜歡吃蛋糕而又不會自己做的同學們,就都紛紛圍了過來,討教討教如何做出如此美味蛋糕的方法,大家一下子就熟悉了起來!
下面是由俄羅斯同學帶來的美食“果醬烤餅(圖9)”,這也是俄羅斯同學自己親手制作的,并且在吃之前為大家介紹了吃烤餅的方法:首先吃的時候需要把果醬涂在烤餅上,當然也可以加上自己喜歡吃的蔬菜或者水果,然后用手把烤餅卷起來吃。香香軟軟的烤餅再加上中間酸酸甜甜的果醬,吃起來美味可口,大受歡迎!大家爭先恐后動手嘗嘗!有的同學還帶來飯盒打包回家給孩子吃!說孩子們一定會喜歡!另外一位俄羅斯同學帶來了“俄羅斯風味的沙拉(圖10)”,這個沙拉看上去簡單,其實制作方法一點都不馬虎,同學們邊聽邊吃,愉快地用漢語進行交流!破冰成功!
除了以上介紹的美食以外,還有其他國家同學自己做的“巧克力小甜餅”、“蔬菜蛋糕”、“水果沙拉”、“胡蘿卜無糖蛋糕”等等。當然也有各種水果,火龍果、小橘子、小番茄、番石榴、香蕉、蘋果、西瓜、柚子等。同學們學習各種水果的名稱,談論各種水果對身體的好處,愉快的“破冰活動”在一片歡聲笑語中結束了。這一次活動拉近了同學們之間的距離,讓大家不再陌生、變得熟悉起來,這對日后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學生之間不再畏懼用漢語交流,即使說得不流利、即使發音不標準,也不再擔心會被笑話,因為大家已經成為了好朋友!引用同學的一句話“老師,我們班真像一個小小聯合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