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交流學院非常重視科研工作,2019年6月出臺了《國際交流學院工作量績效管理辦法》,該辦法分項目、論文、專著、獲獎、指導學生五方面制定了詳細的獎勵辦法,為鼓勵老師積極申報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學院特請來專家來做輔導。
新年伊始,國際交流學院于1月2日上午在綜合樓207召開了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的申報輔導會。
主講人紀瑛琳教授、博導首先介紹了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的來源、學科門類、項目類型等基本情況,隨后以自己申報國家項目為例,從課題名稱、選題依據、研究內容、思路方法、創新之處、預期成果、研究基礎、參考文獻八個方面言簡意賅地闡明自己的觀點,其中課題名稱力求明確交代研究對象與方法,越具體越醒目越好;選題依據要強調本選題相對于已有研究的獨到學術價值與應用價值;研究內容方面要注重研究對象、總體框架、重點難點和主要目標的論證;創新之處要強調新觀點、新思想和新方法;預期成果力求越具體越好,務必去除臆想性成果等。隨后,紀教授還分享了學術論文寫作的體會,對比分析了學術論文與一般論文的區別,在論文選題方面分別選取了文學、語言學、語言教學三個方向,詳細說明了論文選題的產生思路,分析了論文的結構,最后還生動有趣地解釋了研究生導師的職責是幫助者與督促者,定位要正確,分工才能明晰。
此次講座內容豐盛而表述精簡,國際交流學院的老師聚精會神而興致盎然,最后輔導會在熱烈和諧的氣氛中圓滿結束。
2020年1月2日